1.適用于二氧化碳氣體貯器與貯存的材料
一般商業(yè)用金屬均能用于二氧化碳氣體裝置(不包括二氧化碳氣體在飽和溶液狀態(tài)下的裝運裝置)。用戶場地處的二氧化碳氣體裝置,必須能安全地承受所產(chǎn)生的壓力,并且必須遵守當?shù)氐姆ㄒ?guī)。對于低壓二氧化碳裝置(壓力最高為2758kPa(4001b/in')(表壓)),其容器和有關設備的設計壓力,應當高出正常最大操作壓力的10%。關于這些裝置,建議采用80號螺紋接口鋼管和額定壓力為13790kPa(2000ibf /in2)的鍛鋼管件,或者是采用用于焊接連接的40號無縫鋼管,還可采用不銹鋼、銅或黃銅管道。對于在溫度低于-28,9℃(-20°F)的條件下操作的容器,則要求采用特種材料和結(jié)構。
二氧化碳氣體溶解于水時會生成碳酸,因此裝運飽和溶液狀態(tài)下的二氧化碳的裝置,必須采用抗酸材料例如某種不銹鋼、耐蝕鎳基合金或蒙乃爾合金進行制造。
2.二氧化碳氣體在正常使用中的貯存與管理
二氧化碳既可以液態(tài)形式也可以固態(tài)形式裝盛、運輸及貯存。實際使用時,氣態(tài)二氧化碳都是從液態(tài)或固態(tài)二氧化碳轉(zhuǎn)化來的。
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故在某些使用或貯存情況下,可能會有二氧化碳聚集在較低的和不通風處的情況存在。故此要求采取通風等預防措施。
對于那些可能聚集有高濃度二氧化碳氣體的地區(qū),應當在外圍張貼如下警告標志:
注意——二氧化碳氣體。進入之前,要先通風。
高濃度二氧化碳氣體可能在該地區(qū)出現(xiàn),有窒息危險。
進入已經(jīng)有高濃度二氧化碳存在的低洼或不通風地區(qū)時,不要使用空氣呼吸型或過濾型氣休面罩。要求使用自救式氣體面罩或者是能從外部獲得清潔空氣供應源的面罩。
液化二氧化碳的用戶,必須遵守當?shù)氐囊磺蟹ㄒ?guī)。
液化二氧化碳的貯存容器都是不絕熱和不冷凍的(大容量低壓容器除外)。因此,二氧化碳是在環(huán)境溫度及較高壓力條件下盛貯的。
裝盛有液體二氧化碳的氣瓶和高壓管子,絕對不要接近溫度高于54.4℃(130°F)的物體和環(huán)境。決不要靠近爐子、輻射器或其他任何熱源貯存。
在低壓下存貯液體二氧化碳的大容量容器,均絕熱良好,且通常配備有一種機械式致冷裝置,以控制和限制其內(nèi)部溫度和壓力。貯存溫度維持在環(huán)境溫度以下,通常在一28.9~-12.2℃ (-20~10℉)的范圍內(nèi),同時與此相應,二氧化碳的壓力為1379~2379kPa(200~3451bf/ in2)(表壓)。
有關安全管理和貯存液體二氧化碳的進一步的資料,見本節(jié)附錄。
固體二氧化碳(干冰)的溫度為-78,5℃(-109.3℉),在貯存中必須進行絕熱保護以減少升華損失。
干冰應當存放在絕熱良好的貯存容器內(nèi),最好是位于溫度較低的、不密閉的或通風地區(qū)。
不要用裸著的手去磁干冰。取干冰時要用加厚的手套或用干冰鉗子。拿干冰時,應當謹慎小心,以防干冰落在腳上造成傷害。
建議對干冰使用如下警告標牌:
固體二氧化碳(干冰)
警告——溫度極低(-78.5°C~109℉)。嚴防與皮膚和眼睛接觸,使用手套。不要品嘗。嚴防兒童靠近。放出的氣體可能令人窒息。不要將干冰放在塞緊的或密閉的貯器內(nèi)。
固體二氧化碳可以在干冰轉(zhuǎn)換器中轉(zhuǎn)化為液體。這些轉(zhuǎn)化器不要放在溫度高于54.4℃(130℉)的地方。必須防止未經(jīng)批準的人亂動管件及閥門。應采取適當?shù)谋Wo措施,防止管道、閥門或安全釋放裝置被重物碰壞。
轉(zhuǎn)換器上的安全泄放裝置應保證,當位于不通風地區(qū)、排出的二氧化碳不能逸散時,排放向室外進行。這種管道絕對不要被在端頭蓋住,或隨意裝設閥門,或有其他堵塞,以妨礙氣體流動。